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王奇生

王奇生 职称:教授

生活剪影:

学历

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1980-1984)

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1984-1988)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4-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1997-1999)


职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助理馆员(1988-1993)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1993-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99-20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2008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 )

通讯联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邮编:100871

wangqs@pku.edu.cn

学术荣誉

1. 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

2. 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

3.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

学术奖励

1.《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7),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0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一

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008)、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0)

3.《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3)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留学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

论著:

◎专书(独著)

1.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31万字

2. 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7万字

3.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36万字;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40万字

4.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1万字

5.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1万字;繁体修订版,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1年,25万字

◎专书(合著、主编)

1.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新史学》第七卷),主编,中华书局2013年

2.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香港中和出版公司繁体版2012年,与汪朝光、金以林合著

3. 中国考试通史(民国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编

4. 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合著

5.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主编

6. 中国国民党大事典,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副主编

◎博士学位论文

1. 国民党基层权力群体研究:以1927-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7年,16万字

◎论文

1. 抗战时期国军的特质与困境,《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2.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与唐小兵对谈),《东方历史评论》第4辑,2014年1月

3. 高山滚石: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收入《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

4.“Rocks Rolling Downhill: The Continuity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7, No.2 (June 2013),135-155.

5.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收入徐秀丽、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73-309页

6. 革命的经纪人:中共早期工农运动的仲介群体,载吴淑凤等编《近代国家的型塑: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2013年6月,下册,第1015-1031页

7. 蒋介石与党国元老(1925-1932),载黄自进、潘光哲主编:《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形塑》第1册,第429-468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9月

8.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视点,载铃木贞美、刘建辉编《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学芸史の総合的研究の继続的発展のために》(国際研究集会報告書第31集),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2013年3月,第173-196页

9. 蒋介石的阅读史、蒋介石的阅读年表,载吕芳上主编《蒋介石的日常生活》,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77-334页

10.“Chiang Kai-shek's reading: an inquiry based on Chiang's diary, 1920s-1940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3, No.1(June 2009),11-25.

11. 亡国、亡省、亡人: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载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第103-128页

12. 亡国,亡省,亡人:1915年から1925年における中国の3回にわたる反日运动の変化,载劉傑、川島真编《対立と共存の歴史認識:日中関係150年》,東京大学出版会,2013年8月,第57-77页

13.“The Battle of Hunan and the Chinese Military’s Response to Operation lchigo,” in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ifornia, 2011, pp.403-420.

14. 蒋介石和国民党(上、下)《理论视野》2011年第11、12期

15.“反革命罪”的源起与剔除,《政府法制》2011年第12期

16. 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蒋介石的早年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载吕芳上编《蒋介石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3月;汪朝光主编《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17. 蒋介石的阅读史,《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4期 北伐时期的地缘、法律与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国的缘起,《近代史研究》2010年1期

18. 从五四到五卅:城市民众运动的组织动员(1919-1925),《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9年第43辑

党员、党组织与都市社会:上海的中共地下党(1923-1927),载吕芳上主编《论民国时期领导精英》,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19. 党员•党组织•都市社会:上海の中共地下党,日本《中央大学政策文化综合研究所年报》第13号,2010年8月

20. 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互动,《两岸发展史研究》(台北)2009年第6期

21. 个人、社会、大众、党:五四运动前后の连关と发展,载村田雄二郎编《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国》,东京,有志舍2011年9月出版,第247-267页

22. 跨越鸿沟,关注连续:评《一九四九年前後の中国》,《近きに在りて》2008年53号

23. 北洋时期的南北畛域观念,《陆荣廷与旧桂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 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6期

25. 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历史研究》2008年3期

26. 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08年

27. “武主文从”背景下的多重变奏: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与党务,《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4期

28.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组织与人事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7年33辑

29.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7年1期

30.“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n a Wartime Campus:A Study focused on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2,No.4 (October 2007),590-631.

31. 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4期

32. 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1期

33.“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5期

34. 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3期

35.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3期;《新华文摘》2004年20期

36.“Power Transmutation and Factional Struggles among Members of the GMD Central Committe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5, No.3 (Autumn 2004), 51-65.

37. 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权力嬗蜕与派系竞逐,《历史研究》2003年5期

38. 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近代史研究》2003年5期

39. 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4期

40. 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5期

41.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以1944-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42.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5期

43. 从“容共”到“容国”:1924-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

44.“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hip:The Functioning of KMT’s Rule by Party at Local Level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3, No.1 (Spring 2002), 15-28.

45. 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

46. 张謇与南通地方自治模式:兼论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调适,《苏东学刊》2001年1期

47. 以共和精神治校:陈裕光与金陵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48. 探索女子高等教育办学之路: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49.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2期

50.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1. 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以1927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重点,《历史研究》1999年2期

教会大学学报校刊出版史略,《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2.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2期

53. 战前中国的抗日民族教育:以中小学教科书为视点,《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54. 九一八以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3期

留学与救国:1931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的行为与心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55. 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2期

56. 失去重心的乡村社会:民国时期乡村权势的转移与蜕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

57. 教会大学与中国知识女性的成长,《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58. 教会大学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6年4期

59. 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抗日战争与上海》,1995年

60. 民国初年的女性犯罪(1914-1936),《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3年创刊号

61. 从深闺走向世界的女子留学生,《明报月刊》(香港)1993年9期

62. 民国时期离婚问题初探,《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1992年

63.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官僚政治,《历史档案》1991年4期

64. 近代中国学会的历史轨迹,《学会》1990年6期

65. 近代中国节育运动述略,《人口研究》1990年2期

66. 近代留学生与华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3期

67. 近代军事留学生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3期

68.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1期

69. 三十年代留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民国档案》1989年3期

70. 取径东洋,转道入内: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6期

71. 抗战时期留学生群像初探,《近代史研究》1989年4期

◎书评、札记、随笔、访谈

1. 求真求解对粗疏学风的反拨(与黄道炫对谈),《北京青年报》2015年3月20日星期学术版

2. 李敦白:中国革命的“另类”参与者,《新京报》2014年11月1日

3. 从陈独秀时代寻找中共的基因(访谈),《南方周末》2013年10月24日第28版

4. 暴力革命易产生专政,难产生宪政,凤凰网·观世变,第28期,2013年5月10日

5. 陈独秀:一位悲情的革命家(评唐宝林《陈独秀全传》),《新京报》2013年8月17日

6. 盟友何以剑拔弩张(评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20日

7. 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精彩(评王鼎钧回忆录),《新京报》2013年3月16日

8.“打入”国民党内部,《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12月3日第42期

9. 国民党的“组织真相”,《长江日报》2012年12月25日

10. 当代人如何看前朝史,《南风窗》第22期,2011年11月26日

11. 从辛亥开始,破解百年革命之谜,《南方都市报》2011年7月21日

12. 刘玉春案:审判“反革命”,《看历史》2011年5月

13. 一部视野与观念全新的中共党史(评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6月第25期

14. 世纪的视野,历史的尺度(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华读书报》2009年9月23日

15. 从组织形态看国民党的失败(访谈),《人民论坛》杂志2011年3月(总第320期)

16. 革命中国:透析20世纪革命、反革命、举国革命之政治风云(访谈),《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4日。

17. 1949年前的国民党为什么失去自己的党员(访谈),《小康》杂志2011年2月

18. 革命是一把双刃剑(访谈),《博览群书》2010年第6期

19.“革命”的逻辑,《历史教学》2005年7期

20.“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1996年21期

21. 国民党时期的基层社会及官僚组织,《改革内参》2004年13期

22. 民国时期基层权力结构的变动,《改革内参》2004年12期

23. 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改革内参》2002年7期

24.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学海无涯:近代中国留学生展》序言),香港历史博物馆2003年

25. 海归派与百年中国,《中国改革》2002年9期

26. 书评应该多样化,《近代史研究》1999年1期

27. 民族苦难的历史再现和反思(评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难民群体研究》),《民国档案》1995年4期

28. 章开沅教授与贝德士文献研究:南京大屠杀资料的新发现,《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4期

29. 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上海党史与党建》1995年1期

30. 中国人的百年留学梦,《神州学人》2000年12期

31. 留日学生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神州学人》1998年1期

32. 播科学之火于华夏的典范:欧美留学生的早期科普活动,《神州学人》1998年2期

33.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事业,《神州学人》1998年3期

34. 周恩来的留日经历,《神州学人》1998年4期

35. 开新式教育之先河:近现代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神州学人》1997年12期

36. 留学生与中文革新趣话,《神州学人》1996年2期

37. 三分洋货,七分传统:漫话近代留学生的知识结构,《神州学人》1996年5期

38. 西文东渐:译介有功的留学生,《神州学人》1996年3期

39. 杂谈清末民初的回国留学生,《神州学人》1995年3期

41. 中国近代史上的留学生作家群,《神州学人》1995年5期

42. 留学生:剪辫易服的带头人,《神州学人》1995年7期

43. 万里辍学赴国难: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留学生,《神州学人》1995年10期

44. 中国留学史上的六代留学生,《神州学人》1994年10期

45. 孙中山的留学观,《神州学人》1991年5期

46.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神州学人》1991年4期

47.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思想界,《神州学人》1990年4期

48. 抗日战争时期的留学生群像,《神州学人》1990年2期

49. 中国留学史上的五次热潮与两次断裂,《神州学人》1989年2期

学术兼职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3.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5. 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6. 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

7.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

科研项目(2001年1月至今)

1.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已结项)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近代通史”分卷承担者(已结项)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抗日战争史”分卷承担者(已结项)

4. 东方历史学会基金项目:北伐时期的群众动员与群众政治

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抗战时期的国共军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