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务

观典籍文翰悟中华文化 品文脉赓续察历久弥新|历史学系师生赴中国国家版本馆参访

观典籍文翰悟中华文化 品文脉赓续察历久弥新

——历史学系师生赴中国国家版本馆参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精神,深入理解践行“两个结合”,2023123上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组织师生赴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阁)参观。历史学系党委书记何晋带队,教师党员、教师代表、各年级学生党员共计50余人参加活动

image.png

师生文阁前合影

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组建于20222月,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采用“一总三分”馆藏体系,复制备份版本资源,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和传诸后世的文化宝藏。其中,位于北京的中央总馆(文瀚阁),建筑面积达9.95万平方米,入藏版本量共达1600万余册,开馆展品上万件,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是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服务中心,担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

image.png

阁内景

师生一行从文兴楼出发一路到文翰阁,先后参观了 “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两项基本陈列以及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主题展览,丰富的文献和实物材料立体地呈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突出特性,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明的进程。师生带着专业知识驻足流连于展品之间,仔细端详,在实物史料中验证知识,拓宽视野。

image.png 

文兴楼参观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版本是文脉赓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信证,也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演进过程的实证。此次参访活动使得历史学系师生切身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未来,历史学系党委将进一步强化理论引领与实践导向,将历史学专业学习与新时代文化建设使命紧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引导师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燕山脚下,群峰环卫之间,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三大建筑文兴楼、文华堂、文瀚阁依着山势逐渐升高,这几座拔地而起的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又处处体现着现代科技和工艺的力量。我们由南向北依次观览,各展厅分门别类而以时间线索串联起陶器、甲骨、青铜、简牍、丝帛、纸张等为载体的中华文明印记,编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文化脉络。据介绍,国家版本馆自落成以来,有1600余万册(件)版本资源入藏,展览展品达上万件,使得我们大饱眼福。这次参访使我认识到,我们要守护好中华民族历代先人创造的多样而灿烂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依托现代科技力量,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基因得以延续和赓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助力。

——历史学系2022级博士生 岑宇凡

123日,我们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深入参观学习,先后参观了文兴楼、文华堂以及文瀚阁的展览与陈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斯文在兹版本展,展览选取了甲骨、简牍、古籍文献、雕版拓片等各种文献记载和文物实物,以物证史,为我们立体呈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瑰宝。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历史学2022级硕士生 杨迪

文翰藏本,文兴在兹。国家版本馆总馆以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为主线,由版本、书籍的视角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厚重多元的特征。从版本琳琅到鸣沙遗珍,从古籍经典到近代报刊,版本馆的藏品跨越时空与文明界限,以文山字海诉说着典籍文化的内涵,表明赓续中华文脉、坚持文化自信的坚定立场,使我们更加体认“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历史学系2023级硕士生、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徐伟喆

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一踏入馆内,仿佛时空穿越,沉浸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世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它分门别类展示我国传世的珍贵典籍,呈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别是宋元刻本的正史,从前只能见到书影,现在终于能一睹真容,这让我非常兴奋。每一册典籍的传承背后是无数先辈辛勤耕耘的成果,我们现在有责任继续保护并传承它们。版本馆的建设是一项伟大事业,保护传世典籍,延续中华文脉,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

——历史学系2020级本科生 陈寺遥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保藏、展示国家版本资源的场馆,是中华文明赓续文脉、传承经典、守正创新的重地。内涵丰富、价值鲜明的馆藏,深刻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蓬勃创造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未来,历史学研究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好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学系2022级本科生 朱旷霖